血糖偏高的人对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这几个应该很熟悉,平时测量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那么,哪个指标更重要呢?什么情况才叫空腹?接下来为大家科普一下有关血糖的知识,文末有关于“运动降糖”“红薯降糖”的探讨,猜一猜哪个说法是对的?
空腹血糖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从早晨开始算,还是从凌晨开始算?如果想测量空腹血糖,应该空腹8-12个小时,不能少于8个小时,也不能大于12个小时,然后在8点之前采集血样,测得的结果才是准确的。
如果前一天很迟才睡,又吃了很多宵夜,间隔时间不够,测量的数据会不准确,而间隔时间太长,也有可能导致血糖反跳,数值不准确,所以,间隔时间一定要关注,不是不吃就行了的。打个比方,预约了8点检查,那么从10点开始计算,中间隔了10个小时。
至于能不能喝水,其实并没有具体规定,毕竟一口水都不让喝,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喝得太多,也有可能产生影响,所以适当喝一些就好,等抽血结束再喝也不迟。
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是没有超过7mmol/L,算不算糖尿病呢?
大家有必要了解空腹血糖的范围:
健康者:<6.1mmol/L
糖尿病:≥7mmol/L
糖尿病前期:6.1mmol/L~7.0mmol/L
可见,只要超过6.1这个警戒线,大家就要重视了,如果不注意控制,未来半年内有很大概率会发展为糖尿病,但是因为它还没有到7.0,所以很容易漏诊。很多人平时不注意检查,身上又没有症状,就这么毫无知觉地查出糖尿病,错过了生活干预的机会,所以,定期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若血糖值不是很高,可进行干预。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医生说出答案
空腹血糖可以看作一次预警,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它有可能漏掉糖前期,所以还不能只看这一项,于是,餐后血糖作为“替补选手”就这样出现在人们眼前。
有的患者虽然没有进展到糖尿病的地步,但是胰岛已经略显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调节血糖,这时就需要我们再做一次检查,测试它调节餐后血糖的能力,若餐后血糖很高,也可帮助医生诊断。
这样看来,两种指标其实都挺重要的,互为补充。
血糖数值查出来了,接下来就是人们关心的重头戏了,有什么办法可以降糖呢?网上关于降糖的说法,比较热门的就是走路运动、吃红薯,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谁行、谁不行?真的能降糖的话,应该如何做呢?
运动是不要钱的“降糖药”
有氧+抗阻,有助于调控血糖,依据得到证实,有充分的证据。经过16周训练的受试者,空腹血糖降低,体脂明显减少。美国糖尿病协会还表示,运动除了有利于控糖,还可以对抗骨骼疾病。
如果血糖轻微偏高,不妨坚持走路,它能让你身心愉悦、腰背挺直、呼吸更通畅,还可辅助降压,保持健康体型。即便已经确诊糖尿病,也可通过走路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
不过,这里说的走路可不是散步,慢吞吞、到处溜达式的走路,不会带来效果,应该大步迈出,快节奏地走路,并且连续走上20分钟以上。那你看到计步器上显示6000-8000步的时候,差不多就够了,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会,而年轻人身体底子好,增加一两千步也没事。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薯,但是吃红薯不能降糖
红薯口感软糯,偏甜,很多人爱吃,而且它的个头很大,当早餐和晚餐都很合适。可是,关于能不能吃红薯,说法却不同,有人想吃但是不敢吃,有人坚信它能降糖,天天吃。到底能不能吃呢?
红薯是优秀的粗粮,可以作为主食,热量略低于米饭,而且里面有很多粗纤维,有助于排便和代谢,红薯叶也能吃,跟红薯一起煮粥或炒菜吃,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烤红薯不能多吃、炸薯球更要忌口,热量和糖分很高,多吃反而对血糖不利。如果决定某一顿吃红薯,那就要控制米饭的摄入量,二者选其一,不可都吃。
可惜的是,红薯不能降糖,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食物,不是药物,无法产生降糖效果,它也不能像运动那样,消耗体内的脂肪和热量。
平时若是嘴馋了,可以买个烤红薯吃,也可以用它煮粥喝,但是不要指望它能代替药物,或直接起到降糖作用。而且红薯吃多了肚子会胀气,应控制食用量。
说到底,降糖还是要依靠吃药、运动、减少饮食,而不是靠吃某一种食物,诸如此类的还有玉米、南瓜、芹菜等,都不能直接产生作用。不过,它们是优秀、健康的食物,正常食用即可。
最后,测量血糖不一定非得去医院,自己在家也能测量,但是要使用正规仪器,注意操作规范,测量前注意手部清洁、不要用力挤压伤口,如果不会操作,要仔细阅读说明,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