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2, 2023

朋友關係再好,也別亮出這四張底牌

Sponsor Link

花無百日紅,人難千日好。

任何時候,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別只顧眼前。

今天的朋友,也許是明天的仇人,後天的對手。

Sponsor Link

現在和你一起喝酒的人,也許是暗中算計你的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很多感情,需要珍惜,但不能百分之百放心。

因而,和朋友交往時,要有遠見,別亮出以下四張底牌。

01

暗中幫助你的貴人,別透露給朋友,避免過河拆橋。

有一隻九色鹿,聽到有人在呼喊。

原來是一個商人掉進了河裡。九色鹿毫不猶豫把商人托舉上岸,並反復交代“千萬別洩露我的行踪”。

商人到了王宮,和國王談起了九色鹿的故事。誰料,國王想要用九色鹿的皮做衣裳,還貼出佈告:捕到九色鹿者給予重賞。

為了抓住九色鹿,商人假裝掉進河裡。

最後,九色鹿揭穿了商人的惡行,國王非常不安,重罰了商人,放過了九色鹿。

人生路上,會有很多的人幫你,但不一定是公開的朋友。很多幫忙的人,不便於透露身份,或者人家根本不在乎什麼榮譽。如果你公開幫忙的過程,把對方的信息洩露了,就是過河拆橋。

要是朋友想到了歪點子,算計了你的貴人,那就更糟糕了。尤其是職場上的朋友,往往會為了個人的利益,做出勾心鬥角的事情。

有些人脈關係是需要隱藏起來的。越是局面複雜,越要守口如瓶。

02

朋友的風流韻事,別到處囔囔,爛在肚子裡就好。

朋友交往了很多次之後,關於家庭的事情,情感的事情,多少會知道一些。

尤其是男人,也許把第三者帶到了社交現場,或者在群裡聊起自己的風流韻事。他們還認為,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有這樣一個觀點:醜事是人們茶餘飯後最好的談資。

一旦有醜聞發生,大家就津津樂道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要是朋友鬧翻了,或者因為某種利益,不得不彼此對抗。那麼風流韻事就變成了對方手裡的一張底牌——只要揭露出來,就會讓人名譽掃地,或者導致夫妻關係鬧掰,家庭雞飛狗跳。

要拉一個人起來很難,但是要毀掉一個人,是很容易的。

如果你是一個有道德的人,那麼就別揭露朋友的醜事;如果你自己有醜事,就別告訴朋友。社交時,哪怕聽到了一些流言蜚語,也不要出面去證實,連解釋都是多餘的。

本是真假難分的事,你要是出門解釋,反而會被認為是真的,接下來,就是百口莫辯了。當做沒聽到,不去回應就行了。

03

命運的轉折點,不要主動透露,行動比“誇誇其談”更重要。

很多人,心裡藏不住事,有什麼想法,馬上就說出來。

你想跳槽去某家公司,八字還沒一撇,就告訴了朋友。過了很久,你也沒有跳槽,朋友再次問及,你會很尷尬。

如果你跳槽的想法,經過朋友的口,傳到了你現在的單位,那麼上司會對你有看法。認為你是一個有心機的人,因此上司處處防備你,也打消了提拔你的念頭。

你要創業的計劃,還沒有付諸行動,就和朋友說了很多次。如果朋友也有類似的計劃,那就可以一起行動。想法很美,但是朋友不一定會和你合作,而是“捷足先登”,還防備你。

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朋友也不例外。

朋友希望你過得好,但是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幾倍。螃蟹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你要往上爬,就得單獨行動,否則你身後會有一大群螃蟹,拉著你,讓你動彈不得,最後一起滾下去。

當你能嶄露頭角之後,再拉著朋友一起見證成功,也不算晚。或者你成功之後,朋友自然發現了,再一起慶祝,也行。

04

自己的絕技,不要隨便“露一手”,別惹來嫉妒和麻煩。

我的一個親戚,有一個祖傳的秘方。他無意之中透露給了朋友。

過了幾天,朋友帶著孩子找到他,希望能夠學習。親戚左右為難,把秘方說透了,家里人會責備。要是拒絕朋友,面子上過不去。

“絕技”本身就帶有神秘色彩,也許是祖上留下來的謀生方式,也許是一個人擁有的特別的本領,也許是關鍵時候用來保護自己的方法。要是隨口就告訴了朋友,麻煩就接踵而至。

要知道,傳播秘密最快的方式,就是“咬耳根說話”。

“露一手”的行為,會讓自己特別突出,從而引來嫉妒。如果自己常常“露一手”,別人就會學會你的套路,甚至用你的套路來對付你。

農村有句土話:“教會了徒弟,就會打師傅。”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做人,要懂得“藏巧於拙”,你本事越大,越要裝笨,不讓外人高看自己。

人生的底牌,就是握在手裡,但不到非不得已,不要拿出來。有的底牌,一輩子都不要用。用一次,就過期、作廢了。

人生的底牌,是個人發展的關鍵步驟,是人際交往的轉折點,是人性的試金石。

好的底牌,可以讓自己飛黃騰達;壞的底牌,可以製服對手。你要是輕而易舉就說出去了,難免是“禍從口出”。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際關係千變萬化。

把握人生的底牌,做人才有底氣。

出言有尺,別揭穿別人,也別洩露自己。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