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女兒是父親身邊的小棉襖。”
還有人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
父女關係很好,是大家公認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相處的方式,也要順勢改變,否則很容易越界。
當父親過了五十歲,女兒也長大了,應該用成年人的交際一樣,亦師亦友。以下幾件糊塗事,最好別做。
01
父親:不入女兒房間,尊重隱私。
作家劉墉通過寫信的方式,教育女兒要如何做好自己。
他說:“獨立也表示你長大了,有了私生活。不能像小娃娃一樣亂丟內衣,或光著身子亂跑。早上起來,你要知道梳好頭再出房間,就算假日,也不適合到下午還穿著睡衣。”
父親是女兒身邊的鋼鐵俠,但是不能走得太近。在家裡,各自都應該有自己的隱私。
有道是,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在古代,女兒的房間,稱為閨房,除了有母親和女僕能夠進屋打掃,教女工之外,其他人都不能走進。否則就會留下不好的名聲。
翻看女兒的日記、衣服等,都是界線不清的行為,需要改正。
02
父親:不聯繫女兒的閨蜜,做好長者。
“日防夜防,閨蜜難防”,作為父親,肯定希望女兒遇到好朋友,因此要把一些交友的方式,告訴女兒,不能隨便拉一個人,就算是閨蜜。
如何讓女兒遇到好閨蜜,不是對閨蜜進行考察,而是要女兒堅持修身。
種下一片青草,才能吸引一匹良馬。女兒自身素質過關了,就會有正確的交友態度。這一點,才是父親應該教會的。
另外,男女授受不親。父親和女兒的閨蜜聯繫過多,會顯得很掉價。父親是長輩,應該把握角色定位。
03
父親:不干涉女兒的婚嫁,鼓勵獨立。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親一定會為女兒的婚事發愁,一方面希望女兒盡快嫁出去,一方面希望女兒找到好人家。
從父親自己的經歷來說,找一個妻子,就是賢內助,而不是花瓶。以此看來,女兒喜歡的小伙子,將來也是父親。因此,父親要鼓勵女兒獨立,而不是依附在別人的身邊。
就像劉墉說的:“只要爸爸媽媽不在,你就成為獨當一面的戶長了;你要幫公公婆婆翻譯、叫計程車、接電話……”
有的父親,盲目強調門當戶對,或者期待女兒飛上枝頭變鳳凰,導致女兒的婚事,一次次被破壞。
如果女兒願意,嫁給窮小子,也未嘗不可。白手起家的家庭,比比皆是;裸婚的夫妻,並不是沒有未來。
曾經,父親因為彩禮錢太多而發愁,現在,父親何必為難準女婿呢?
女兒結婚了,家庭可大可小,是“你家、我家”,也是“我們家”。內部有距離,對外要齊心。
04
女兒:不包庇父親的過錯,真誠教育。
有一個緹縈救父的典故。
漢文帝時期,有人告發官員淳于意受賄。
按照規定,淳于意要接受肉刑。他的女兒緹縈緊跟囚車,到了京城,上書說:“父親一直公正廉潔,如今犯法了,應該受罰,但是我願意代替他受罰,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也別傷害他的身體。”
漢文帝深受感動,廢除了肉刑。
很多女兒,對於父親的過錯,會有“護短”的行為。殊不知,不分青紅皂白的護短,會讓父親變得驕縱,甚至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
當父親犯錯了,應該直接指出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父親的思維也可能被淘汰,對於一些新的規矩,可能不太清楚。反哺,還應該包括反向教育。
05
女兒:不支持父親“狠狠賺錢”,愛惜身體。
很多人都希望成為富二代。這一個願望,大概率是由父親去完成。
父親沒有三頭六臂,不能讓女兒處處滿意。很多父親,只能去工地挑土,去工廠打工,或者多做幾份工作,維持一家人的開銷。
當女兒長大後,應該體諒父親的苦衷,不要讓他為了金錢而發愁。錢少一些,家庭窮一點,沒有關係,只要健健康康地活下去,日子就是“細水長流”。
就像筷子兄弟唱到的:“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我是你的驕傲嗎還在為我而擔心嗎,你牽掛的孩子啊長大啦。”
女兒也能賺錢了,才是父親最大的驕傲,也能讓父親鬆一口氣。
06
女兒:不總是買煙買酒,改變陋習。
女兒出嫁了,就會一次次“回娘家”。此時,不能空手回家,而是提著禮物。
為了顯示女兒的孝順,表示女婿的家庭富有,多半會買高端的菸酒。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在傷害父親。
父親常常會因為得到了貴重的禮物,在親戚朋友、鄰居面前炫耀一番。不知不覺之中,父親也會變得虛偽,還會因為一時高興,喝得爛醉。
《菜根譚》有言:“飲宴之樂多,不是個好人家。”
選擇禮物,應該恰當,既要有面子,還要注重形象,關愛健康,千萬別以滿足吃喝為主。
比方說,給父親一雙保暖的鞋,一把除草的鋤頭,一頂時髦的帽子,帶父親去旅遊。
07
管子說過:“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父女的交往,重點在於“樹人”,而不是因為溺愛,失去做人的原則;更不能盲目推崇“富養女兒”,對女兒有求必應。
做人,有些事情要糊塗,不要針鋒相對,有些事情要清醒,別留下一筆糊塗賬。
好的家庭,是一起去成功。
好的家人,是自己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