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2, 2023

看一個人的壽命長不長,從平時的飯量就能看出來?多吃還是少吃

Sponsor Link

前幾天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提問:想要看一個人的壽命長不長,從平時的飯量就能看出來,可究竟應該多吃點還是少吃點,你心裡有譜嗎?

據調查發現,都有支持雙方的看法,關於老人更多人偏向於“千金難買老來瘦”,人老了就應該少吃點,看起來瘦一點才能健康。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老了並不是越瘦越好,特別要注意肌肉衰減綜合症,也叫少肌症。

它是指與年齡相關的一種骨骼肌量減少、肌肉力量出現減退,從而導致老人出現活動能力下降、增加骨骼疾病、誘發多種代謝綜合徵,甚至會使老年人出現心理狀態異常、食慾退化等。

Sponsor Link

這種異常導致的體重減少,並不能增加一個人的飯量。同比還有在動物實驗上發現,在通過給動物控制飲食的過程中,分別有兩個類別,第一類是正常餵食動物,第二類是幫動物減少進食量,最終發現後者延長20年。

不僅如此,在以人體為實驗對象的過程中,也都有相關的研究證明,以控制飲食為主要方案,對比體重、生活習慣、每頓飯的熱量等。針對控制飲食的一組,壽命都有所延長。

那這裡所說的控制飲食,到底是多飽的程度呢?

並不是建議大家每頓飯都少吃或者不吃,更不要因為減肥、控制病情而少吃飯。目前,在全球頂級期刊上也曾有一項相關的研究,少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體衰老程度,並起到延長壽命的效果。

這裡所指的少吃,也是比平時食物攝入減少30%~40%,其壽命可延長1/10。也就是說,對於人體而言,每頓飯以六七分飽為主,可有的人說這怎麼能吃飽呢?

其實,在這個狀態下,你已經有飽腹感了,只不過因為某種原因會讓你覺得還想吃,如大口進食的人,“飽了”的信號會延遲傳遞給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以至於當你真正吃飽後,其實也是吃撐的狀態,比如吃火鍋等等。

因此,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每餐以六七分飽為主,通過細嚼慢嚥的方式,達到飽腹感後,以不看食物覺得不想吃的狀態為宜,說明你已經達到標準了。

Sponsor Link

對於想要控制病情的代謝綜合徵人群,也無需用少吃的做法,而是採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如在三餐的基礎上,額外加餐即可,健康養生。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