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7, 2024

野生動物也會出現雜交,後代有多慘?我們能禁止動物雜交嗎?

Sponsor Link

文|冷紫葉

編輯|冷紫葉


一聽到「雜交」兩個字,首先讓大家想到的就是袁老培育出的雜交水稻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

Sponsor Link

這項成功研究無疑對人類來說,是個巨大的突破。

植物都可以雜交,那麼動物可以雜交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但雜交分物種。

我們平時生活常見的動物雜交,比較成功的典型是馬與驢的雜交繁殖出的騾子。

騾子不僅繼承了馬與驢的優點,而且壽命也會超過馬和驢。騾子溫和、耐用,可用作運輸、耕地、拉車等,是人類的好幫手。

但是騾子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生育騾子的基因染色體有63條,很顯然,奇數的染色體是不能完成有效配對並成功產下胚胎的,所以騾子沒有下一代。

Sponsor Link

那麼馬和驢都可以雜交,是不是其他動物也可以?

其實科學家早就想到了這個假設,並且進行實驗研究,但是結果卻不如預期。

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獅虎獸。

是在人為幹預下完成的跨物種雜交,獅虎獸顧名思義,就是老虎和獅子的,它繼承了老虎的四肢,頭部卻更像是獅子。

科學家以為老虎與獅子這種「強強聯合」的後代,會超越父母,變得更強,但實際在人工幹預下的結合,讓老虎和獅子的後代卻變得異常地「脆弱」。

它們並沒有像人們想像中那樣強壯,雖然能夠完成受孕和生產,但是在獅虎獸幼年時候卻因為頭部過大,四肢畸形,四肢無法支撐起這樣大的頭部,即使是長大了,但是這樣不協調的頭部和四肢讓他們完全喪失了老虎和獅子天生自帶的這種王者之勢。

就連捕獵都是一個難題。

Sponsor Link

這是因為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它既可以說是一種保護,也可以說是一種還未完全達到的進化階段。

有了生殖隔離,就讓動物們不會隨便地產生一些「奇怪」的跨物種的後代,什麼飛天豬啊,遁地虎啊等等。

從大多數動物的雜交結果來看,像是騾子、獅虎獸、豹獅等等這樣的雜交後代都是高度不孕的,也正是因為生殖隔離。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除了行為介入不同物種之間的結合外,同一物種不同亞種之間還會自願發生結合行為。

例如:科學家發現的一隻說是北極熊但又不是,它的毛並不像北極熊那樣純白的,說它像灰熊但是它又有點像北極熊的「神秘熊」。

看到這隻熊的時候,科學家大膽猜測,可能是因為北極熊與灰熊的雜交後代。果不其然,在科學家對它進行DNA檢測後發現,確實如此。

那麼北極熊和灰熊是如何相遇的呢?說到底還是要感謝人類。

由於近幾年環境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冰川融化,同時海水的酸度也越來越高,所裸露出來的苔蘚的面積也逐年增加。

就這樣,灰熊不斷地向北極方向遷徙,他們之間既能因為搶奪食物而發生“爭鬥”,也能互生情愫。

所以也產生了新的物種,灰北極熊。

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灰北極熊是可以繁殖後代的,這也意味著,北極熊和灰熊並不受生殖隔離的約束,它們之間的結合產生了一個新的物種。

也有科學家預言,以後的灰北極熊將會取代北極熊而生存。因為近幾年全球的氣候變暖,北極熊的狩獵期越來越短,冰川融化,幼崽的死亡,以及食物的短缺等等多種因素綜合,導致北極熊的數量會越來越少,科學家預言,可能80年後,北極熊將會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灰北極熊將會取代北極熊而適應當下的氣候環境,繼續生存下去,也可以說,是北極熊完成了進化。

當然從目前的研究發現,像灰北極熊這樣可以很好地完成雜交並產生後代而生存下來的物種很少。

大部分的物種退一步講,如果可以打破生殖隔離,那麼生存也是非常不容易。

例如海陸鬣蜥,一聽名字就知道,它的父母肯定是一個來自海裡,一個來自陸地上,海鬣蜥與陸鬣蜥雜交而繁殖的後代。

由於環境的變化,食物鏈被破壞,不得已海鬣蜥與陸鬣蜥在岸邊「相遇」從而產生了結合行為,在一起產生了後代。

但是這種海陸鬣蜥數量極少,當下的生存環境、氣候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各種動物都要盡快改變自己,適應當下的環境。

當然有的人類為了一己私慾,強制性地讓動物雜交,例如折耳貓,作為寵物,是許多家庭的選擇,因為貓咪天生可愛、溫和、善與人親近,所以很受人們的喜歡。

之所以叫這隻折耳貓,是因為它的耳朵有時候可以豎立,有時候可以耷拉,好像在表達自己的情緒一樣,同時它還能站立,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讓人們都更加偏向購買折耳貓當寵物帶回家養。

折耳貓之所以會站立,是因為它的脊椎先天性就帶有問題,只有站立的時候才能緩解疼痛,所以雜交的後代都有一些遺傳缺陷。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而科學家們不甘心於只用動物來做雜交實驗,他們提出大膽假設,把主意打到了人類的身上,曾經嘗試用人類與大猩猩的DNA結合。在當年蘇聯科學家伊凡諾夫就曾大膽地提出了這樣的實驗。

雄性大猩猩的「生命之源」注射到女性人類的胚胎中,進行這樣喪心症狂的實驗。

當時還曾經在國家的支持下,秘密進行著各種人猿實驗,當時的目的是對這類生物進行訓練,從而用來提升蘇聯軍隊的力量。

當時他們是從中尋找並篩選了三隻強壯的雌性大猩猩,並且從三個強壯的人類中提取了「生命之源」。

並且注射到母猩猩的體內,但是這種跨物種的實驗怎麼會那麼輕易就成功呢。

試過了很多次,等待了好幾個月,最後也沒能成功,所以這樣的實驗最後也不了了之了。

這不禁還讓我們想起之前看過的,各種美國科幻電影。

科學家瘋狂大膽地猜測,同時將人類與異形生物結合產出的生物是人類所未知的,當事情發生到不可控的地步時候,到底是人類的幸事還是災難?

如何看待雜交技術?

可以說,雜交技術是一把雙面刃,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它,像袁老那樣,為人類造福,這樣的雜交技術是值得推崇的。

但是如果像獅虎獸、折耳貓,或是讓人類參與其中有違道德、人性的實驗,應該是嚴厲禁止的。

Sponsor Link

另外還要看雜交實驗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探索科技的進步,還是為了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更便利的條件,再或者是以個人利益為目的的實驗?

相較於實用性和食用性來說,有人將家禽、家畜來進行雜家,可以在生活中幫助人類帶來更便捷、便利的生活,例如騾子;

從食用性來說,經過雜交可以產生肉質更好,以及抗病性更好的優良品種來,這種雜交的目的出發點是好的。

在自然界中,不管是人類、動物還是植物,都有自己的一套自然法則,大家都在遵循這套法則生存,這套法則也使得自然界都保持著一種平衡、有序。

如果一旦這樣的平衡被打破後,可以說自然界就「亂套」了,我們不能以犧牲動物福祉為代價來進行實驗,動物也是有生命的,他們也同樣享有生存的權利,我們人類不應該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滿足自己的私慾來剝奪動物的生存,破壞它們的生存法則。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Leave a Reply

Discover more from Foodlife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