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夏天,林青霞和鄧麗君相約到法國南部度假。
這一年,林青霞已經名震港台影視圈,而鄧麗君更是海峽兩岸、甚至日本的當紅歌星,而在法國的沙灘上,沒有人知道誰是鄧麗君、誰是林青霞。
在法國南部沙灘上,周圍許多法國女人脫了比基尼,坦然的迎接自然的包圍。
蔚藍天空下,林青霞也拉著鄧麗君盡情衝入大海,享受著放鬆的樂趣,後來,她們互拍了十張照片留作珍藏,如今已成為了絕版。
一、青澀的少女
1954年台灣的嘉義縣大林鎮上,一個女孩來到了一戶醫生家庭。
在9歲以前,她居住的鄉下常常有受傷的小孩子來看病,母親則坐在窗邊替鄰居太太做裁縫活。
鄉下的生活充滿了打打鬧鬧的自然之樂,甘蔗成熟時一捆捆紮在家家戶戶的外面,稻草堆得很高很高。
在這樣的環境裡,林青霞從小就是個有些沉默瘦小的女孩兒。
直到17歲在西門町被星探發掘時,她都不覺得自己長得很好看。
因為小時候長得很瘦,她一度很自卑,不過從小學到高中,常常有同學到班級門口、窗外看她,還有同學想跟她做朋友。
少年時的憂鬱和羞澀,凝成了後來大紅大紫的《窗外》裡一抹青澀的剪影。
這是林青霞第一次拍電影,她的起點從一開始就很高,沒有跑龍套、當陪襯,她的美還沒有那麼銳利,青澀而鮮嫩,唯獨沒有柔弱。
有很多人說,林青霞的美是超越性別的,是一種女生男相的美,這樣的骨相往往美的驚人。
美貌和黃金一樣,稍微年長一些,人們都能迅速識別珍貴的財富。
17歲時,一個叫楊琦的星探攔住她,熱情的推銷她去拍宋存壽、鬱正春導演的《窗外》。
那時候林青霞高中剛畢業,和女同學約了一起出來玩,被星探攔下後,也引起了家裡的軒然大波。
林家非常傳統,父母作風保守,母親擔心林青霞被騙,苦苦勸她,甚至臥床三天不起,後來還舉了例子,說當紅的明星也不一定過得好,有的還選擇了自殺。
不過,就在林青霞猶豫之時,導演鍥而不捨的來到林家,還把山東的國大代表請到了林家做說客。
在周圍人的再三保證和努力下,母親才代她簽下了第一份電影合同。
這份合同報酬為1萬元台幣,分四次支付,拍完之後,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過幸運的是,由於原作者瓊瑤的要求,電影沒有在台灣上映,這也讓當時內向老實的林青霞鬆了口氣。
在最初的好運之後,林青霞走上了演藝道路。
70年代到80年代中,人們剛剛擁有電視機等家電不久,影視行業應運而生——許多人衝入這個行業撈一筆,而明星就是票房的保證。
市面上的劇本多數是唯美愛情片,情節粗糙,製作粗糙,服化道更是敷衍簡陋。
在那個年代,出於人情或是脅迫,演員往往要拍自己不那麼喜歡的戲。
林青霞最忙的時候同時要接六部戲,人情和要求讓她長期精力透支,疲憊不堪。
有一段時間,她兩週都沒能躺在床上休息,早上早早開工,晚上要忙到凌晨三點,甚至六點。
有一次她在片場靠著牆,硬生生站著睡著了,這樣的強度和壓力,出品卻不甚理想。
陽明山的別墅都拍遍了,沒有佈景也沒有造型,衣服也是導演說帶幾件自己配,一部戲三十個工作天,兩個月就能殺青。
1979年,在長期日夜顛倒、睡眠不足的壓力下,林青霞崩潰了。
她選擇離開了電影圈,前往美國進修,而這一年,因為曲折的愛情,林青霞意外的和鄧麗君成了爭奪男人的“情敵”。
二、流言下的友情
70年代的台灣影壇,二秦二林的組合可以說是票房保證、投資人信心、影視黃金組合。而明星的感情八卦更是各大娛樂媒體追逐的素材。
在當時,二秦追一林的新聞,時常被媒體拿來反复炒作。
作為緋聞的女主角,林青霞並不喜歡陷於緋聞之中的感情,飛往美國療癒的傷口之中,也有一些與感情有關。
不久之後,新聞又轉向了另一個大紅大紫的明星,鄧麗君。
在秦祥林入院期間,一個越洋電話的費用比住院治療費用還要貴,這讓他追求鄧麗君的消息曝光了。
不過鄧麗君在當時紅極一時,被人追求並非什麼新聞,在當時,鄧麗君還有著更大的煩惱和痛苦。
1979年2月,從台灣飛往日本的鄧麗君被日本警方逮捕,懷疑使用假護照。
事實上,那本護照是由印尼提供確實是真的,鄧麗君卻被日本逮捕10天后,又遭驅逐出境,並且一年內不能到日本。
經此一劫,鄧麗君選擇飛往美國,在她花一樣的年華里,隨著聲名大噪而來的流言蜚語數不勝數,秦祥林的追求,也不過是曇花一現中的小小花瓣而已。
不過,在當時媒體採訪林青霞,提起鄧麗君時,她的回答卻頗為令人意外。
林青霞說:“如果我的男朋友愛上了她,我絲毫不會介意。”
女人對女人的解讀,有時候是完全與男人無關的。
她們的關係遠比報導表面要親密,在台灣,她們曾上過同一所學校,卻沒有發生什麼。
在紐約,一個在洛杉磯,一個在三藩市,兩人常常趁著無人認識相約逛街、喝飲料,對彼此的欣賞,讓友情迅速生長。
也許鄧麗君也在人言可畏中,難得品嚐到了幾分休閒,她一生都在人言可畏中領教人世的苦楚。
1972年,鄧麗君遭遇了一輪“墮胎”謠言,甚至傳出了死亡的消息,對父親和兄弟都是不小的傷害,父親鄧樞親自飛去女兒身邊,最後還是目前安慰: “一咒十年旺。”
1995年,直到鄧麗君出事不幸身亡,台灣還有媒體發文表示:“她是台灣當局的間諜”,而她的感情生活更是免不了被無數人打量。
1979年,流言掀起沒過多久,秦祥林和林青霞在美國宣布訂婚。
但這段訂婚僅僅維持了四年,雙方就選擇了分手,在當時,彼此都有些稀里糊塗訂婚的感覺。
秦祥林被瓊瑤評為最漂亮的男人,在當時紅得發紫,但在感情上,他也是媒體最喜歡的那一類人——花邊新聞永遠不愁無話可說。
林青霞和秦祥林的合作由來已久,訂婚之前,她卻打電話給了秦漢,另一個長久以來合作的男演員,也是逼迫她遠走美國的緋聞主角。
秦漢氣急的說:“你這個人啊,就是悲劇人物、悲劇人生、悲劇結局。”
而此時,在美國散心的鄧麗君也遇到了一個心動的男人:成龍。
這一年已經是國際巨星的成龍在洛杉磯拍戲,兩人偶然相遇,異國他鄉的苦悶在一次次見面裡笑容,鄧麗君的溫柔典雅令成龍心動,但巨大的差異同樣橫梗其中。
成龍後來在自傳裡說:“她溫柔聰明,有幽默感又美麗,在服裝和食品上的鑑賞力令人羨慕,而我卻是個粗魯男孩……”
他感到的不止是幸福,還有壓力。
而最大的矛盾,在於當時成龍並不想進入婚姻,他和兄弟打成一片,只有沒工作沒兄弟的時候才和鄧麗君一心一意,對於當時希望進入婚姻,希望兩人朝夕相伴的鄧麗君來說,對於未來的規劃差的太大了。
而秦祥林和林青霞的分手,在於這條本該兩個人走的道路對於三個人來說就太擁擠了。總有人要出局,事業上,林青霞和秦漢的合作還在繼續。
終於,秦祥林選擇了出局,而秦漢此時也已經離婚,人們都認為林青霞和秦漢會選擇複合,最終結束愛情長跑,走入婚姻的殿堂。
這番猜測,只中了一半,不幸又庸俗的是,猜中的是前一半。
三、時光的迴響
1981年回到台灣,時代已經不同了,文藝片不再受歡迎,喜劇片大行其道,林青霞不得不戴起眼罩,扮演冷漠帥氣的獨眼龍——她在3年裡拍了14部戲,私底下的人生也難脫江湖人的干擾和影響。
在打打殺殺的粗製濫造裡,《金玉良緣紅樓夢》找上了林青霞,一開始計劃讓她扮演林黛玉,張艾嘉演賈寶玉。
不過,有一天李翰祥對她說,想讓她演賈寶玉,覺得她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
這為她打開了一條新的戲路。1983年徐克導演《新蜀山劍俠》,林青霞扮演一個中了邪魔的仙女,站在水潭中的大石佛像上,大紅衣裙倏然轉身,然後狂笑。
這一幕深深撼動了徐克,事後,他肯定的說:“青霞,將來我一定找你拍一部戲。”
《東方不敗》成為了林青霞最賣座的影片之一,像一場凌厲驚豔的武俠夢,一個男人,一個企圖一統江山的“東方不敗”,那身紅衣、喜怒無常的冷傲激烈,成了無數影迷心中不褪色的鏡頭。
《滾滾紅塵》為林青霞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事業的成功對演員來說很少是一帆風順,日積月累,往往在於一次兩次的突然而來的好運。
一個好劇本,一些好同行,配上不錯的運氣,才有一次飛升的奇蹟。
《東方不敗》、《東邪西毒》、《紅樓夢》、《東方不敗》……在香港電影鼎盛的時代,演員和電影互相成就,締造八十年代的港台影史傳奇。
但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疲憊感依然一天天積累起來。
1990年,林青霞道法國巴黎旅遊,相約鄧麗君見面,沒有了認識的人,兩人都很自在的顯出了真性情。
在香榭麗舍大道路邊喝咖啡,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享受獨屬於巴黎的浪漫情調。
鄧麗君請林青霞去法國餐廳吃招牌鴨子餐,走進餐廳,還沒坐定聽到了刀叉哐啷跌落一地,鄧麗君忍不住笑林青霞: “你看,那小男生看到我們,碗盤都拿不穩了。”
她們還會在一起聽鄧麗君重新錄唱的成名曲,原來在那段時間,鄧麗君用學的聲樂技巧重新打磨過去的作品。
兩人在車裡時,鄧麗君就細細的講自己學到的新東西,雖然聽不懂,卻不會有任何的不自在。
夏天,兩人相約到法國南部度假,享受海邊沙灘的陽光。
大海和沙灘,大自然的慷慨中,兩人盡情的在陽光下玩鬧,在海灘上,她們互相為對方拍下了十張珍貴的照片,如今,這些照片已經成為絕版。
在法國南部陽光海灘的短暫下午,成為了永遠留在記憶裡難得的快樂和放縱。
這一年,她們分別在36、37歲,事業的成就之下,掩蓋不了時間的無情。
彼時林青霞和秦漢還在交往。愛情長跑,跑到最後往往找不到人。
曾經的大哥哥和小妹妹,愛情事業起起伏伏,後林青霞如日中天,需要男友長期的陪伴,秦漢是很淡的人,他不捧高也不踩低,活得淡然,愛得又不夠激烈。
1994年,拍完《東邪西毒》,林青霞忽然息影,選擇了嫁人,新郎不是秦漢。
這一年夏天,在美國舊金山,邢李源執手林青霞,走入了婚姻。
“你在哪裡,我想把花球拋給你的……”
接到鄧麗君打來的電話,林青霞迫不及待的說,電話裡鄧麗君輕笑:“我在清邁,我有一套紅寶石的首飾送給你。”
這成了兩人之間最後一次通話,1995年,突發哮喘的鄧麗君送往醫院,再也沒有醒來。
對於很多人來說,離別的倉促突然,後來在書裡,林青霞還寫了一篇紀念的散文,說幾次夢到了鄧麗君。
2022年,有人發文稱偶遇林青霞,此時她已經68歲了,美貌卻仍然極具侵蝕性和辨識度。
2023年4月4日,她在微博上與網友分享了獲得香港大學博士學位的喜悅,還提起了母親: “我的母親年輕的時候因為戰爭和種種原因沒能完成學業,這是她一生最大的遺憾,現在自己的女兒竟成了博士,也許對天國的她也是莫大的安慰。”
離開影壇的她在平靜的家庭生活裡老去,歲月打磨筆尖,帶來了《窗裡窗外》《雲去雲來》《鏡前鏡後》及《談心》等作品。
而人生的書寫更需要耐心,她從容不迫的老去,令年老也散發著強大的美和矜持。
金馬獎委員會在2023年6月宣布,第60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花落林青霞,人們忘不了她。
林青霞也禮貌的表示非常感謝頒給她如此有意義的獎項,一定會去參加11月25日的典禮。
影視的發明帶來了某種永恆,允許美人老去的同時,又留住了美。
而那些銘記歲月的照片,也將記憶永遠留在了一刻和一瞬之中,牢牢鎖住那一刻的悸動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