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你這又去醫院幹嘛了?”
“做防癌體檢啊,人家專家說了,老年人容易患癌,要多進行檢查。”
“你在哪看的謠言啊,那些檢查輻射可強著呢,經常做可不是什麼好事,別沒病到時候因為檢查得病。”
“不信就算了,怎麼還咒人啊?反正到時候患癌的不是我。”
老劉和老李對於癌症篩查的看法完全不同,一方支持檢查防病,一方則認為檢查反而會致病,到底癌症篩查該不該做呢?
一、院士直言:不提倡人人做癌症篩查
癌症篩查的意義就在於早期發現癌症或者癌前病變,這樣可以及早治療,降低死亡率。美國癌症協會、我國抗癌協會等權威機構都推薦癌症篩查。
但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院士在一次演講上卻說不提倡健康人進行癌症篩查,一些癌症在早期篩查出來後,並不會讓癌症死亡率降低,這樣的檢查並沒有過大的意義。
韓院士還舉例幾個權威調查來說明。他表示,美國一項涉及7.6萬人的數據顯示,做前列腺癌檢查與否,13年後死於前列腺癌的人並沒有差別;乳腺癌也是如此,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曾對近9萬名年齡>40歲的女性進行了調查,其中一半半年進行一次鉬靶檢查、一半不進行檢查。結果發現,做檢查組的乳腺癌檢出率相較於不檢查的增加了27%,但是死亡率沒有差別。
韓啟德院士認為,人人做癌症篩查反而可能會害了自己。如一些本身不會演變成重症的早期癌症患者,做了手術相當於白挨一刀;定期檢查中的輻射也會給健康帶來負擔;還有就是查出癌症後,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不良的情緒容易促進癌症發展。
在韓啟德院士看來,我們要避免“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人”這一舉措,不建議人人進行普遍的癌症篩查。但可以根據自身的症狀進行針對性檢查,一些本身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不建議進行過度檢查和治療,不然反而容易出事。
此外,韓院士認為,醫學界要加強癌症篩查的相關研究,盡可能縮小篩查、干預範圍,對於一些不太可能患癌的人群,就不必進行檢查了,盡可能將篩查範圍局限在高危人群身上。
二、60歲後體檢,這5個項目不能少
有很多老年人認為體檢沒用,本來好好的人去醫院一查就查出一大堆病來,還浪費錢。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我國2016年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統計數據顯示,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中,60-64歲的男性、75-79歲的女性癌症死亡率最高。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不僅僅是癌症的發病率會增加,我國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數量越來越多,保守估計我國目前有1.8億的慢性病患者。不要覺得慢性病是一件小事,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數佔總死亡的88.5%。
老年人各項疾病發病率那麼高,應該怎麼做才能降低死亡率呢?答案是定期體檢,即便是不幸患病,也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那60歲的老年人應該做哪些體檢項目呢?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所需要進行的檢查也不同,在這件事上沒有統一的標準,具體的檢查項目建議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但這幾個項目,是老年人必須要做的。
1、常規體檢項目
常規體檢項目包括有內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一般體格檢查;血尿常規、血糖血脂、甲狀腺功能等生化檢查。
2、骨密度檢測
上了年紀之後,骨密度會逐漸下降,很容易出現骨質疏鬆問題。所以老年人要進行骨密度檢測,發現骨質流失後及時進行補充。
3、胃鏡、腸鏡
胃腸鏡是診斷胃癌、腸癌的金標準,在檢查中可及時發現胃腸道的微小病變,一些小息肉還可以在檢查中直接切除,避免其發生惡變。
4、肝功能、肺功能、腎臟功能
肝臟、肺臟以及腎臟都是體內非常重要的髒器,在早期出現病變時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症狀,通過檢查可幫助及時發現異常。
5、心臟檢查
常規的心電圖檢查難以發現無症狀冠心病、早期心梗,建議有心律失常、胸悶氣短等症狀的患者,加做24小時心電圖檢查。
另外,男女性在檢查時還要分別加上一些其他的項目,建議男性要進行生殖器官檢查、泌尿系統B超、PSA檢查,女性可進行乳腺、子宮附件B超以及白帶常規檢查。一般不建議進行微量元素和基因篩查項目,這兩個項目意義不大。
三、體檢查出這4種病其實不用治,不要嚇自己了
上了年紀的人,在體檢中或多或少會查出罹患一些疾病,但如果你被查出的是這幾種疾病的話,則無需過多擔心,一般不會給健康帶來太大影響,定期隨訪即可。
- 宮頸糜爛
大部分的宮頸糜爛都屬於正常生理現象,是因為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變化導致宮頸內兩種上皮覆蓋區域發生動態變化所致。只要是細胞學檢查、HPV檢查結果沒有異樣的話,則無需進行特殊的處理。
- 甲狀腺結節
大部分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佔比可達到95%以上,不會演變成癌。發現甲狀腺結節後,無需過多擔心,只需要定期隨訪即可。
- 竇性心律不齊
大部分竇性心律不齊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進行治療。人在精神緊張、植物神經紊亂時,很容易出現該現象。
- 無症狀前列腺鈣化
前列腺鈣化其實就是前列腺炎留下的疤痕,只要是身體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只需要定期復查即可,無需進行特殊的治療。
對於老年人來說,體檢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幫助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異常,儘早進行干預處理。建議體檢前先跟醫生溝通,說明白自己的身體情況,比如在服用什麼藥物,有什麼慢性病之類的,然後跟醫生討論適合自己的體檢項目,這樣更好更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