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4, 2023

演員于榮光:飯他做、錢他掙,為何到了63歲,妻子堅持和他離婚

Sponsor Link

演員于榮光是香港90年代功夫片中當仁不讓的大硬漢,由他出演的《木棉袈裟》《給爸爸的信》《東方快車》等一系列動作片早已深入一代人的心中。

可就是這麼一個硬漢,在家中,在妻子麵前,卻是十分的賢惠能幹

只要有他在,就不讓妻子做一點累活兒、重活兒,可以說是個實打實的三好男人

Sponsor Link

妻子王玉苓是他的初戀,兩人的婚姻整整維持了35,這在很難長久的明星婚姻中十分罕見。

但是,即使於榮光對妻子如此的好,在他63歲之際,妻子仍然一紙離婚狀送到了法院,堅持要與他離婚!

63歲,按照孔子的說法,早就過了知天命之年,這個年紀,他們已經一起走完人生的大半時光了,因何在最後卻堅持不下去了?

二人離婚的背後,到底蘊藏了什麼樣不為人知的故事?

少成名,得賢妻,於榮光堪稱人生贏家

於榮光,1958出生於北京的京劇世家,他的父親叫於明奎,是一位京劇圈裡的名角

很小的時候,於榮光就對京劇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在於明奎的嚴厲教導下,他的童年和一般的小朋友不一樣,在別的小朋友還在街頭巷尾追逐打鬧時,他卻要辛苦訓練摔跟頭、吊嗓子……

也正因為從小打的底子紮實,於榮光在11歲時就成功考上了風雷京劇表演團,一開始他唱的是花臉,但隨著越長越高大,做起花臉動作十分彆扭,無奈之下只能當起了團裡的武生

京劇練功苦,武生這個行頭更是當中的苦中苦,武生演員不僅要在腿腳上練功夫,還得一直保持身體的柔韌性,這需要每天背著幾十斤的負重進行力量與巧勁訓練。

於榮光做到了,並且這一干就是數十年,他所扮演的武生一角在北京小有名氣。

直到1982年,24歲的他迎來了生命中的貴人。

在那段香港動作電影的黃金年代,來自北京的李連杰在香港打下了一片天地,讓香港電影圈對大陸電影人放開了懷抱。

香港知名導演徐小明在那一年正為《木棉袈裟》的男主角選角犯愁,因為這個男主角不僅要長得正,武功也得正,還得會唱京劇。

徐小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選擇來到北京物色男主角人選,正好在風雷京劇團遇到了方方面面都符合要求的武生於榮光,當場就敲定,男主角就是他。

《木棉袈裟》在香港上映後引起了巨大轟動,25歲,於榮光一夜成名,實現了從京劇演員到動作演員的華麗轉變。

或許是擔憂自己的孩子在娛樂圈變了性子,或許是想讓其有個家能夠安定下來,就在於榮光拍攝完《木棉袈裟》沒多久,於明奎夫妻倆就開始催促自己兒子結婚

1985,在父母的安排下,於榮光經人介紹遇見了王玉苓,她比他小一歲,也是個老北京人,性格溫柔寧靜,家世很好,父母是央企職工。

兩人郎才女貌,一見鍾情,雙方父母也覺得很滿意,於是隔年兩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於榮光曾經對王玉苓發過毒誓:一生一世只娶你一人,且永遠不負你!

就像談戀愛時承諾的那樣,於榮光粗獷的大男子外表下,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男子主義者

在婚後的生活中,只要於榮光沒有外出拍電影,他都會選擇替妻子承擔家務,家裡的大小雜事,他絕對不會讓妻子動手。

做飯、洗碗他幹,掃地、拖地他幹,是一個真正的顧家好男人。

而且身為演員,於榮光一直嚴格律己,潔身自好。

在香港拍電影期間,他和眾多形象貌美、身材火辣的香港女演員合作,卻從沒有任何緋聞。

拍電影的所有收入,他全部上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不像娛樂圈的“AA夫妻,他沒有私房錢,更沒有小金庫。

他用實際行動,向王玉苓表達了今生只愛她一個人的諾言,這在20世紀9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顯得十分另類。

忙事業,疏家庭,兩人婚後生活漸行漸遠

都說20世紀90年代是香港動作片的黃金年代,用知名導演王晶的話來說,那個時代,香港的動作片只要剛剛立項,投資人的錢就會打到賬上,錢就像是大風刮來的一樣。

也是在那個時候,於榮光迎來了個人事業的上升期,一年365天,他有近300天在外面拍戲,十分辛苦。

同樣辛苦的還有他的妻子,一個人為他撐起了整個家庭。

回憶起前半生,王玉苓有很多的苦無法對外人言。

比如,結婚沒有多久,於榮光就接到邀約,再次奔赴香港拍戲。

但其剛剛離開,王玉苓就發現自己已然懷孕,可自己的男人正在外面打拼事業。

為了不影響於榮光,十月懷胎期間,她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生孩子。

比如,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於榮光在父親的角色上是缺位的。

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兒子的家長會,沒有和老師交流過孩子的學習問題,沒有在孩子在校園裡被同學欺負的時候以父親的身份站出來。

甚至在王玉苓打電話希望其多和孩子說說話的時候,於榮光卻以工作太忙直接拒絕了。

這讓他的兒子於子龍記憶猶新,直到長大後也並不願意原諒自己的老父親。

在那一刻,王玉苓覺得,錢並沒有那麼重要了。

進入千禧年,大陸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美國好萊塢大片的瘋狂進駐,讓香港動作片的黃金時代逐漸凋零。

於榮光在這個時候毅然決然選擇了離開香港,回到內地繼續工作,這讓王玉苓十分激動,以為一家人今後終於要團聚了。

在聚餐的時候,她終於可以向自己的同事介紹自己的丈夫;在逛街的時候,她終於可以挽著自己丈夫的胳膊。

她做夢都想,讓自己的丈夫長長久久陪伴在自己身邊,哪怕只是一家人坐在家裡看電視。

然而,讓她感到十分失望的是,於榮光雖然人回到了大陸,心卻依然還在工作上,他有次在外拍攝電視劇,忙得一年都沒能回家。

於榮光回京的短暫時間,王玉苓專門和丈夫有過交流,希望他回來以後,能將關注點多停留在妻子和兒子上。

畢竟,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一個寬闊的、能遮風擋雨的臂膀。

但於榮光對事業看得很重,他拒絕了妻子陪伴的請求,依然維持原先的工作節奏。

他先後接拍了譬如《狼毒花》等一大批國內影視劇,劇與劇中間沒有任何休息時間,他就像是一條永遠不休息的彈簧,始終保持著工作的緊張感。

除了拍戲,就是拍戲,他和妻子之間聚少離多,這和在香港的時候沒有絲毫區別。

有一位朋友曾經這樣評價於榮光:他永遠只關心工作,經常吃飯的時候閒聊三句,必提工作……”

可見,事業是他所有的核心。

就這樣,一個人忙著拍電影,一個人忙著帶孩子,他做著他的事業,她守著她的空房。

2003,於榮光的父親於明奎因肝癌,生命進入倒計時。

主治醫生建議其回家休息,可在那段時間,於榮光依然還是在外打拼事業,所有照顧老人的事情都落在了王玉苓的身上。

照顧公公吃喝拉撒,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王玉苓是一個孝順的兒媳,任勞任怨,她是兒媳,卻乾了兒子的工作。

於明奎在她的照料下,竟然比醫生預計的多活了7年。

周邊所有的街坊鄰居都誇讚於明奎有一個好兒媳,但這樣的生活卻讓王玉苓的內心逐漸變得冰冷起來。

每一個妻子最需要丈夫的時候,於榮光都沒有在場,他就彷佛是結婚照裡的紙片人,並不真實。

在於明奎逝世以後,於榮光才明白了陪伴的重要性,他回顧前半生,方才發現自己虧欠了妻子和兒子很多,但這個時候已經遲了。

兒子已經長大,不再需要父親的陪伴,而妻子也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他在家裡面坐立難安,彷彿是個局外人。

三十多年來,兩人在事業上沒有任何交集,漸行漸遠,就連朋友也都是各處各的,長此以往,夫妻關係已經如同一個空殼一樣變得再沒有意義。

於榮光起初以為,只要自己改了,一切都會變好,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他突然闖入了母子的生活,讓整個小家庭都開始彆扭起來。

兩人開始就雞毛蒜皮的小事情爭吵起來,王玉苓也將這麼多年的辛酸一股腦子都傾瀉到了對方的身上。

你知道我這麼多年怎麼過得嗎?

兒子什麼東西吃了過敏你知道嗎?

你過去自由慣了,那就繼續去自由去,別來叨擾我們母子的生活!

爭吵越來越多,沒有任何要停歇的意思,最關鍵的是,他的兒子永遠站在母親這一邊,根本不想繼承父親的衣缽。

沒有辦法,他只能離開這個令他感到陌生的家,一頭繼續扎進拍電影中。

近暮年,鬧離婚,回首過往一陣唏噓

2021王玉苓首先提出了結束這段婚姻,於榮光很不同意,他認為兩人並沒有到要離婚的地步,但是王玉苓很堅持,最終兩人同意協議離婚。

於榮光始終沒有想明白,明明他從業40多年以來一直潔身自好,所有的收入盡數上交,為什麼到了最後還是要被迫離婚?

他一直認為,只要賺很多錢給妻子,就是他身為丈夫的責任,他做到了。

但是站在王玉苓的角度,一個女人想要的除了物質上的滿足,還要精神層面的依靠感。

她實在無法接受一個喪偶式的一輩子婚姻,一個人照顧家庭耗盡了她所有的精氣神。

她在離婚調解現場時,曾這樣說過:我們夫妻兩個表面上結婚已經35年了,但其實我也守寡了35年,我再也受不了這種關係,我堅定離婚,哪怕我現在62歲,我也不想和你過了!

最終在王玉苓向法院起訴,對簿公堂以後,兩人結束了這場大半生的婚姻關係,作為彌補,於榮光將大部分財產都給了妻兒。

離婚以後的二人就如此前一樣低調,並沒有引起娛樂圈的轟動。

當下,於榮光依然還在拍戲,包括《尚食》《排爆手》等等影片的播放,說明他雖然年老了,還是那個事業上的拼命三郎

只是英雄遲暮,本該在安享晚年的年月,卻沒有了家,依然還在外面打拼,令人感嘆。

而他曾經的妻子王玉苓依然極為低調,兒子已經結婚,她也真正自由了,有些媒體想要採訪她,都被其果斷拒絕。

愛情來得很容易,走的時候也很容易,就像是荷爾蒙一分鐘的蕩漾,說沒就沒了。

但婚姻不一樣,婚姻初始的樣子是美好的,有相濡以沫,有長相廝守,有互相理解,有雙向奔赴。但一旦結束,要么決絕老死不相往來,要么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很少會平淡收尾。

至少,於榮光和王玉苓是比較幸運且平淡地結束了婚姻,希望他們都能找到令自己更幸福的生活。

結語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於榮光會不會將自己的事業心分出一點給那個任勞任怨、操持家庭大半生的妻子

如果人可以重新做出選擇,那麼年輕甜美的王玉苓是否會不選擇嫁給這個視事業如命的男人、過上大半輩子獨居的生活?

兩人的故事起於兩人,終於兩人,風起雲消,個中滋味,只有當事人知。

亦或者,兩人婚姻內裡仍有隱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人生沒有假如,生活也不會回到過去,對於明星而言,想要平衡事業和家庭都如此困難,普通人又該怎麼做呢?

祝愿每一個對愛情有希望的人都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