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2, 2023

雙腳一旦出現4種異常,十有八九是血管堵了,拖久了會變成大病

Sponsor Link

60多歲李阿姨平時身體還算健康,也沒有其他慢病史。可最近一周,她反复感到胸痛胸悶,便以為是感冒了,在社區醫院開藥後就再沒有理會。幾天后,她突然感到呼吸困難,全身變冷、嘴唇發紫,還冒冷汗。家人馬上將她送到醫院急救,最後轉入ICU,經過檢查發現她肺部大面積栓塞。

該院醫生介紹,像李阿姨這樣的重症肺栓塞患者,10天內就搶救了3例。其中一位是20多歲的小伙子,在高鐵上久坐不動,下車後突然暈倒,並在送醫路上心跳驟停4次,後續經手術脫離危險。另一位是30多歲的上班族,胸痛半個月一直沒有去醫院,直到近兩天喘不上氣,才到醫院就診並暈倒在門診,經過緊急搶救,也被及時救治。

顧名思義,肺栓塞就是肺動脈被血栓堵了,要找出成因,就要從血栓的形成入手。

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腳上或其他部位的深靜脈血流緩慢,導致血細胞在血管內堆積,逐漸形成血栓。而當這些血栓脫落時,則可能隨血液流向肺動脈,堵塞肺血管,引發肺栓塞。

一般來說,體內缺水、靜脈曲張、手術後長期臥床休息、久坐不動等都是血流變慢的誘因。

Sponsor Link

而當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時,也較容易形成血栓。這種情況多出現在患有惡性腫瘤、妊娠期或長期吃避孕藥時,此時人體凝血性會增加,如果不及時干預,則可能導致肺栓塞。

此外,由局部創傷或炎症引起的血管壁損傷,也會促進血栓形成,特別是有明顯紅腫熱痛的局部靜脈炎表現時,血栓出現機率更大,流到肺動脈的風險也更高。

所以,及時發現血栓,或許可提前救你一命!

腿部位於人體最下方,血液循環相對較慢,特別是小腿和大腿的深靜脈,容易造成血液淤積,最易形成血栓,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腳部異常,來判斷血栓信號:

如果不幸發展到肺栓塞,則可能會出現突發且無明顯誘因的呼吸困難、胸痛、心悸、暈厥、咯血、咳嗽甚至休克等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肺栓塞來臨前,大多數患者會以呼吸困難和胸痛為主,往往表現為活動後加重,休息時減輕,因此一旦發現有以上一個或多個症狀就要及時就醫。

肺栓塞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病,如果不及時得到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進院後往往需轉ICU治療。

根據患者的嚴重情況,醫生會採用抗凝治療、溶栓治療、肺動脈導管碎解和抽吸血栓、放置腔靜脈濾器等方法,溶解或阻止血栓進一步擴散。

而對於有高血栓風險的人,如長期久坐不動的年輕人、手術後或孕產後臥床的人、下肢骨折患者、嚴重肥胖者等,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尤為重要。

久坐或久臥都會增加血栓風險。因此,坐久了應多起身摸魚走走,如果臥床的話可多翻身或變換體位,促進血液循環。

攝入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釋血液,加快體液流動,防止血液過於粘稠而凝結成血栓。

減少內臟、肥肉、加工肉等高膽固醇、高脂肪和高鹽的食物攝入,可選擇低脂肪的蛋白質源,如魚類、禽肉、豆類等,同時增加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物食物(全麥麵包、燕麥等)。

如需要使用避孕藥,應注意縮短服藥時間, 以<5年為宜或間歇服藥,如年齡超過40歲,則不建議藥物避孕。

對於有血栓病史的患者及高齡人群,應注意定期檢查雙下肢是否對稱腫脹,是否有靜脈曲張、壓痛等症狀。如有異常可到醫院照多普勒超聲,查看是否形成血栓再對症治療。

Loading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Sponsor Link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