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你们的娃,是不是有吃饱饭一推饭碗就跑去玩儿的习惯?
如果有同款娃,请尽快制止这个行为。
因为有孩子因为饭后爱蹦蹦跳跳,最后肠子坏死了……
『饭后剧烈运动』到底对身体有多不好,看看这个新闻就知道了。
(来源:网络)
一男孩阳阳(化名)吃过晚饭后,就开启了玩耍时光,
到床上把被子叠得高高的,然后爬上去往下跳,反反复复跳上跳下,在家里模拟游乐园蹦蹦床的体验。
(来源:网络)
可是快乐的疯玩一阵儿后,突然开始肚子疼,并且出现呕吐、休克症状。
家里人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
本猜测是什么重大疾病突然发作,结果医生的检查结果显示:这一切的导火索,是阳阳饭后蹦蹦跳跳疯玩!
饭后运动易致肠扭转
消化是个“体力活”。吃完饭后,身体里的血液和氧会大量调配给消化系统,保证消化工作正常进行。
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或者体力劳动,血液和养分会被四肢和骨骼争抢,这就导致消化系统的血量供应不足,引起消化不良。
来来回回地在沙发上蹦跶;
和小朋友们追逐打闹;
看动画片笑的四仰八叉……
这无疑是给消化系统增加了第二重负担。
大幅度、强度的运动会产生牵拉,盛满食物的肠道被迫剧烈蠕动收缩,一个不小心,就发生了肠扭转。
(来源:网络)
肠子被“打了个结”,人会产生急性腹痛、呕吐。
如果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情况可以得到控制。
但是可怜的阳阳没有那么幸运,扭转的肠子最终坏死了一部分,只能尽快切除了这一部分。
(来源:网络)
“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件小事,需要注意的3大坏习惯,不容轻视。
01追逐嬉闹
给孩子“劝饭”这回事,千万不能顺着孩子溺爱!
闻柳经常见到那些心软的父母,舍不得凶孩子,吃饭的时候只能端着饭碗,拿着叉、勺追着娃跑的情况。
不出事罢了,出事了后悔都来不及。
那些孩子自己吃着饭追逐打闹、或是家长追着喂食导致“餐具入体”的惨案简直数不胜数……
(新闻来源:网络)
这样的意外原本可以避免不是吗?
这里我有3个小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❶ 杜绝追着喂饭、边走边吃的习惯,吃饭就安稳坐在桌上吃饭;
❷ 离开饭桌就要没收筷子、叉子、勺子等物品,养成好习惯;
❸ 教导孩子,在饭桌上不要拿筷子当玩具,餐具不要放在嘴里反复啃咬。
手持筷子、勺子、叉子、烤肠竹签等尖锐物品的时候,尽量横握,避免它们的尖端直冲身体;
02饭后午睡
午睡对身体有好处,但吃完就躺,对小孩来说格外不好。
广东曾有一名年仅5岁的男孩猝死在幼儿园。
当天,小孩妈妈给带了糯米鸡、牛奶等食物,再加上幼儿园的午餐,吃得特别饱。
午睡的过程中,孩子因为吃太饱辗转反侧,但因为幼儿园规定必须午睡,也只能在小床上躺好。
谁知午睡时间一过,男孩就已经停止了呼吸,嘴唇发黑、枕边还带有异物。
(来源:网络)
据医生检测,死因为:食物反流,堵塞气管而窒息。
食物倒流发生的原因就是由于吃的太饱了,本来应该顺着胃部消化的食物,反流到了食管、气管。
(来源:网络)
再加上平躺的姿势,更加容易导致窒息。
老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其实就是在提醒大家,吃完饭后不要立刻躺下或者瘫着,而是站起来走动走动,帮助肠道更好地消化吸收。
(是轻微走动,不是剧烈运动哦!)
至于午睡,至少饭后1小时后再睡才是比较合理的。
03饭后加餐
饭是管饱的,但不管解馋。
别说孩子,很多大人都会在饭后再来上一顿“小的”。
比如:
猛喝水
吃水果
吃甜点
点个冷饮雪糕
长期这样做是对胃肠功能的慢性消耗。
前面说了,消化是个“体力活”。
刚吃过饭就来加餐,会增加劳动量;
吃饭前后喝水,会冲淡胃液和消化酶,削减工作效率;
而水果、雪糕这种生冷硬的食物,更会刺激肠胃,损伤消化道,阻碍胃的工作。
一来二去,就形成了消化不良等等后果。
所以说,嘴再馋,还是稍等半小时以上吧!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望大家多多「转发」和「在看」今天的内容,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