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为了尽快降低血糖水平,他就每天控制饮食,经常性的晚上不吃饭,早上也就只吃一些蔬菜。最近他常常感到乏力疲劳,没有精神,甚至有时因为动作太大就头晕眼花,整天都无精打采的。
他的家人非常担心,于是带他去看了医生。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孙先生的血糖控制的并不好,而他目前为止的一切异常也是因为血糖引起的。
医生告诉孙先生及其家人,降糖药维持血糖平衡的原理是在摄入饮食,血糖升高的情况下,使用降糖药降低血糖水平,使血糖水平稳定在安全的范围内。
如果过度控制饮食,能量摄入不足,或者甚至没有吃饭,血糖就不会升高甚至有所下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服用降糖药,就可能引起各种低血糖症状,如疲倦、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昏厥。
而且低血糖对糖尿病的控制并没有好处,因为没有足够有的营养供给,会影响胰岛的恢复,甚至是加大胰岛的损伤;并且会降低身体各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免疫力,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展更加迅速,且危害更大。
不仅如此,低血糖本身也是非常危险的,长久的低血糖会造成脑细胞永久性的损伤,造成昏厥导致的摔伤等,甚至痴呆、死亡。
孙先生听到这里不由得感到害怕,万分庆幸自己的家人及时注意到自己的异常,让他还有及时改正的机会。
那么除了孙先生这种情况,还会有哪些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的乏力疲惫呢?
一、糖尿病患者感到乏力疲劳?或许是因为以下4个因素
1、过度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过度控制饮食,就会导致摄入的能量不足,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和肌肉来提供能量。能量的不足,以及肌肉被消耗,都会导致乏力疲劳等症状的出现。
2、糖尿病本身症状
血糖控制不良也会是血糖水平较高,而高血糖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身体的供氧不足。当身体缺氧时,会导致身体感到疲劳和乏力。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病变,从而导致肌肉无法得到足够的刺激和营养,从而出现肌肉无力和疲劳等症状。 最后,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等,这些并发症也会导致身体疲劳和乏力。
3、大脑血管粥样硬化
糖尿病患者因为高血糖和高胰岛素水平,容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血管粥样硬化的形成。
而血管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导致血管狭窄、硬化和斑块形成,从而影响脑部血流量,导致脑部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受到影响。乏力疲劳是大脑血管粥样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脑部血流量减少
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脑部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脑部神经元需要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而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使得脑部神经元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这会导致神经元代谢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乏力疲劳等症状。
炎症反应
血管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壁处发生破损,导致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不仅仅会使血液中的脂质以及血小板异常聚集形成斑块以及血栓,还会随着血液转移,影响其他器官以及肌肉组织的运作,导致疲倦乏力的产生。
神经系统病变
血管粥样硬化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病变,这其中就包括自主神经病变等,这些病变也会导致乏力疲劳等症状。例如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导致心悸、气短、胃肠不适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
4.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血糖不能被身体细胞充分利用,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获取能量,这个时候身体就会开始分解脂肪来获得能量,分解脂肪会产生大量的酮体。如果血液中酮体浓度超过一定的值域,就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导致乏力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酮体代谢产生的能量不足
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由于身体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能,身体开始利用脂肪代谢产生酮体来提供能量。但是,酮体代谢产生的能量相对较少,这会导致身体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时,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导致患者乏力疲劳。
酮体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酮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酮酸会导致血液酸性增加,这会影响身体内部的酸碱平衡,这种酸性环境会影响肌肉的运动,而出现乏力疲劳的症状。
水分和电解质失衡
酮症酸中毒会导致身体内部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如钠、钾、镁等电解质的浓度发生变化,这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患者乏力疲劳。
炎症反应
酮症酸中毒会导致身体内部炎症反应的产生,这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导致患者乏力疲劳。
二、如何预防
1.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的乏力疲劳主要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发展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按时服用药物,严格控制饮食,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乏力疲劳症状。
2.适当增加运动量
适当的增加运动可以帮助预防糖尿病患者疲劳乏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效率,有利于恢复自身的血糖调节系统。随着血糖水平的稳定,糖尿病患者会感到更有能量和耐力,疲劳乏力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
其次,运动可以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抵抗力,减少感染和炎症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发生盐酸胆碱(MCP)和炎性细胞浸润,从而使身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长期的慢性炎症状态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疲劳乏力症状。而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炎症风险,从而减轻疲劳乏力的症状。
第三,多运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足够供氧、保存和利用能量等功能,减轻身体疲劳。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肥胖和代谢异常等问题。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调节代谢状态,减轻肥胖和代谢异常,从而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疲劳乏力症状。
当然,与饮食相同,运动也应该适量,应当在进行运动耐性的检查之后,制定循序渐进的运动规划,运动中严格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以及运动损伤的产生。
希望看到文章的每个读者都能摆脱低迷疲倦,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面对自己的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