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姊今年55歲,半年前,因為因頻繁感到手腳麻木而到醫院檢查,結果查出高血糖。醫生為她訂定了降血糖計劃,並囑咐她嚴格遵守。
起初兩個月,劉大姊很聽醫生的話,堅持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然而在一次與朋友的聊天中,劉大姊得知了一個降血糖偏方──吃糯玉米。
朋友告訴她,糯玉米是粗糧,可以幫忙控制血糖,於是劉大姊開始每天堅持吃一根糯玉米,漸漸忽略了醫生的降血糖計畫。
確診高血糖三個月後,劉大姊到醫院複查,結果發現血糖值不降反升。而經過詳細詢問,醫生這才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他向劉女士解釋:「糯玉米雖是粗糧,但因其糯性特點,類似糯米,會引起較高的血糖反應。」劉女士這才反應過來糯玉米其實是「升糖大戶」!
一、每天吃半斤蔬菜,糖尿病風險降低21%!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約有5.37億成年人(年齡在20至79歲之間)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這意味著在全球成年人口中,大約每10個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盛行率約為10.5%。
其中,中國以約1.41億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居全球之首。
2022年年底,《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雜誌發表了一項重要論文,該論文來自丹麥的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在1993年至1997年間,研究團隊從丹麥哥本哈根和奧胡斯地區招募了57053名年齡在50至64歲之間的參與者,並進行了平均16.3年的追蹤。
最終,研究結果發現:
①相較於攝取量最低的20%,蔬菜攝取量位於最高20%的人群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降低了21%;
②馬鈴薯泥和薯條/洋芋片的攝入,與較高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呈正相關;
③除了蔥蒜類蔬菜,綠葉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高攝取量與較低的第二型糖尿病發病風險有關。
這項研究為理解飲食習慣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提供了寶貴的見解,特別是強調了蔬菜攝取量和種類對降低疾病風險的重要性。
另外,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的論文也提示,重視蔬菜的攝取也有助於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這些患者在計劃期間每天攝取約兩份新鮮水果和蔬菜,結果顯示他們平均體重下降1.7公斤,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了10%。
該研究證明了食物作為「藥物」的潛力,或能幫助臨床醫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飲食相關的疾病。
二、4種蔬菜是“升糖大戶”,盡量少吃
在管理血糖水平時,糖尿病患者需謹慎選擇蔬菜,因為某些蔬菜的血糖生成指數(GI)和熱量可能出乎意料地高。以下是幾種可能影響血糖的蔬菜,糖友需留意其攝取量:
1、土豆
馬鈴薯不只是一種蔬菜,也是主食。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應將其視為主食對待。100克馬鈴薯的熱量相當於70克大米飯或35克饅頭。
2、甜菜根
作為製糖的主要原料之一,甜菜根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數(GI 64)非常高。100克甜菜的熱量等同於74克大米飯或37克饅頭。
3、胡蘿蔔
胡蘿蔔是高GI食物(GI 71),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β-胡蘿蔔素),對視力有益。然而,其熱量較高,100克胡蘿蔔的熱量等同於40克大米飯或20克饅頭。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紅色胡蘿蔔,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熱量相對較低。
4.老南瓜
老南瓜的升糖指數非常高(GI 75),碳水化合物含量為15%,100克老南瓜含56千卡熱量,相當於50克大米飯或25克饅頭。相較之下,100克嫩南瓜只含23千卡熱量,是糖尿病患者的更好選擇。
這些蔬菜雖然營養豐富,但對血糖有顯著影響,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狀況適量食用。
三、「糖尿病」最怕這4種蔬菜,有科學根據嗎?
網路上流傳不少說法稱一些食物為降糖大戶,糖尿病患者多吃能幫助降血糖,因此不少人就容易踩中一些飲食誤區。
一是南瓜
儘管南瓜含有對血糖有益的「南瓜多醣」和「果膠」等成分,但每100克南瓜含有4.5克碳水化合物和22千卡熱量。再加上其高血糖生成指數(GI為75),因此大量食用南瓜,特別是在不減少主食的情況下,可能反而會導致血糖上升。
二是玉米
玉米含有多醣、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等,這些成分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降低膽固醇濃度和改善胰島素阻抗的潛力。然而,玉米是高升糖指數食物, 100克玉米含106千卡熱量和19.9克碳水化合物。因此,依靠食用玉米降低血糖並非明智之選。
三是秋葵
秋葵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是糖尿病患者的優質蔬菜選擇。然而,僅透過食用秋葵達到降血糖的效果是不切實際的。
四是苦瓜
苦瓜中萃取的苦瓜皂苷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類似胰島素的作用,但苦瓜皂苷的萃取過程非常複雜,直接食用苦瓜並不能有效降血糖。建議將苦瓜納入日常蔬菜攝取量中,每天約50-200公克。
總之,依賴食物降血糖是不可靠的,糖尿病患者應均衡飲食,並遵循醫師的建議。
2023年2月,《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的一篇研究指出,花青素的酰基化形式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有益。雖然酰基化花青素在消化過程中不易吸收,但它們具有益生菌特性,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風險,並改善腸道屏障功能,促進必要營養素的吸收。
基於這項研究,日常中可適當增加紫馬鈴薯、紫薯、紫蘿蔔、紫甘藍等富含酰基化花青素蔬菜在飲食中的佔比,或能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此外,日常控血糖也涉及多方面的綜合調理。首先運動是關鍵,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參與有氧運動和抗阻力訓練,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並減少久坐時間。
其次,持續監測血糖值對於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至關重要。患者也應在專業醫療指導下規律使用降血糖藥物,結合健康飲食,以實現血糖水平的穩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