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養兒難防老」的社會裡,人們都會覺得以後老了,靠女兒養老會更容易,因為現在的女兒普遍都比兒子孝順,也更懂得關心體貼父母。而靠兒子養老,如今也基本上變成靠媳婦養老,要看媳婦臉色,那靠兒子養老注定很困難。
雖然說最近十幾年,生女兒確實比生兒子更吃香,但是論起靠女兒養老,卻未必比會靠媳婦要容易!
一位54歲的胡阿姨,就對此深有感受:大部分女兒比兒子孝順是事實,但是這些孝順只能停留在老人還健康,還不需要養老的時候才會擁有。而真到晚年養老之際卻會發現,其實靠女兒養老比靠媳婦更難,因為其中4個附加條件很苛刻,一般的女兒根本無法具備。
來自胡阿姨的自述:
今年57歲的我,這一生只有兩個女兒。
過去十多年裡,我一直被周圍人羨慕,人人都說我生了兩個“招商銀行”,不用給女兒買房買車,又不用幫忙帶娃,更不用操心女兒家的事。兩個女兒一嫁,我還有不少聘金收。
最後呢,老了兩個女兒也有贍養義務,我根本不用為養老而煩惱。
說實話,在我兩個女兒步入成年階段開始,周圍的社會風氣確實變了,人人都以女兒為尊,然後抱怨養兒難防老。身邊很多生了兒子的同事朋友,都常常哭喪著說,靠兒子養老越來越很難,除了要兒子孝順,還要看媳婦臉色,媳婦不想贍養老人,兒子再孝順都沒用。所以還是生女兒更管用,以後也都是女人說了算的天下。
所以,看到這樣的風氣,我就覺得自己生了兩個女兒,是莫大的福氣。
不過我的兩個女兒,也真的挺懂事和孝順。小女兒大專畢業後,就去了北方工作,並嫁到了當地,女婿是獨生子,條件還不錯,嫁人時彩禮給了我們15萬。
而大女兒中專畢業後,去了市裡的某企業工作,同時也嫁到本地,距離很近,我們和大女婿家只相隔18公里,這聘金我們也收了不少。
由於小女兒嫁得遠,我和老伴就一直把養老希望寄託在大女兒身上,而大女兒也是孝順,結婚前就承諾,會好好給我們養老,買了房就會給我們留一間房。
所以,我們對大女兒也極力幫忙。大女兒結婚時,聘金給了9萬,我們只拿了5萬。然後大女兒買房,我們又把剩餘5萬,換成私家電贊助給了大女兒。大女兒孩子出生,我也過去幫她帶了幾年娃,。當時,我覺得為大女兒出錢出力了,以後一定就是跟著大女兒養老的。
然而,想得很美好,現實卻不盡人意。
3年前,我先生下崗了,我本來想讓丈夫一起來大女兒家住,並在附近找個保全的工作,這樣我們夫妻就等於跟著大女兒養老了。
但是,大女兒一開始說好,可丈夫來了沒多久,親家公出事了摔傷了腰骨,大女婿很孝順,就把接親家夫妻倆到身邊生活。
而親家夫妻一來,大女兒就找到我,說孩子上幼稚園不用我帶了,要我們兩口子回老家去。嘴巴說是孩子交給親家母帶了,讓我們回去好好休息,但其實上就是房子太擠,不想我們住在一起了。我也知道大女兒的難處,所以我就很自覺地走了。
而這麼一走,大女兒和大女婿的心思,就全都放在親家夫妻倆身上,從此就很少關心我們。雖然大女兒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孝順,過年過節那些禮節都沒少過,但是論起陪伴和關心,卻漸漸減少了。
去年我做個婦科手術,想著大女兒來陪我住院的,結果電話一打過去,得知親家公也生病住院了,女婿請不了假,就大女兒和親家母在醫院陪護。沒辦法我只能叫老公停掉保全的工作,陪我住院。
在醫院,我和親家公住在同一棟,他在5樓,我在11樓。這麼短的距離,我就想著晚上大女兒來陪我,讓老公回去休息的。結果跟大女兒這麼一說,她卻很為難,說親家母熬不了夜,晚上也得回家睡覺,所以她得留下來。
當時我就給大女兒支招,要她白天陪護親家公,晚上就讓女婿去看著,而她就過來替換她爸照顧我。可是女兒卻說,女婿上班上到很晚,下了班就不方便讓他來醫院。然後就說我,要我們實在不行,讓她二妹回來陪護。
大女兒這邊不行,我就試著打電話給二女兒,可是二女兒那邊也很糟糕,生了兩胎,由於公婆都還在上班,所以她沒辦法丟下孩子來陪我。
還有二女兒說,家裡也是公婆管事,自從結婚時,給了10多萬聘金給我們,親家就認為買斷了親情,不想讓她對我們幫襯太多。
就這樣,大女兒就在樓下,卻沒辦法上來照顧我,雖然白天偶爾會來看看我,但也是短暫的看幾眼,說兩句話就走的。
而二女兒呢,嫁了個好家庭,卻因為沒話語權,只能束縛在婆家,有孝心卻沒孝順的能力。最後,我還是讓先生煎熬地陪我住了8天醫院。
在這8天住院期間裡,看著左右病床的病友,不是兒子陪護,就是媳婦看著,而我只有丈夫一個人。曾經認為最孝順的兩個女兒,卻一個都沒在身邊事,真是滿心失望。
我知道她們是孝順我的,只是因為為人妻,為人媳婦,都身不由己。但我內心還是有點遺憾失望的。
大家都說靠女兒養老更容易,如今在醫院住了這麼一次,卻讓我發現,其實靠女兒養老比靠媳婦還更難。因為靠女兒養老需要的4個附加條件很苛刻,一般家庭很難做到:
1.靠女兒養老,女兒女婿得擁有贍養兩邊老人的能力
女人嫁人後,就成了婆家的人,丈夫要給公婆養老,而作為伴侶的她們,也得跟隨丈夫一起贍養公婆。既要贍養公婆,又要贍養娘家父母,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兩邊老人都老了病倒了,這一下子要負擔兩邊的老人壓力很大,需要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要靠女兒養老,女兒女婿就得有贍養兩邊老人的能力,而這能力包括要有時間、精力和金錢,有時間卻沒錢,或者有錢卻沒時間和精力,都會成為贍養的阻礙。
2.靠女兒養老,女婿和婆家人得認可和支持
一般來說,養兒防老,自古以來養老都是兒子的責任,要靠女兒來養老,很多女婿和婆家人幾乎都反對。畢竟娶媳婦進門時,已經花了很多錢,如今親家老了,又還要媳婦人回去贍養,這就容易讓婆家人不滿。
所以,女婿和婆家人不支持女兒回去贍養父母,那麼女兒再孝順,也不好辦。
3.靠女兒養老,女兒在婆家要有話語權
已出嫁的女兒,要贍養娘家父母,得在婆家用有一定的話語權。如果女兒在婆家沒有話語權,做什麼都得經過丈夫同意,婆家認可,那麼這樣的女兒,不要說贍養父母會很難,就連平常的盡孝,都會不容易。而女人要擁有話語權,就得經濟獨立,有錢才有選擇說話做事權利。
4.想靠女兒養老,老人得有一定的經濟能力
即使女兒女婿,以及婆家人都支持女兒為我們養老,但我們老人家也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才行。畢竟當下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供養一邊的家庭已經實屬不易,還要贍養娘家父母,那壓力就是雙倍的。
而身為娘家人的我們,這時候沒點經濟能力去平衡的話,女兒再孝順都會在盡孝過程中,種種壓力負重之下,就會慢慢變得不孝。
相比較靠媳婦養老為啥比較容易?主要還是因為這根深蒂固的「養兒防老」思想。
我們一直遵從養老隨兒子,無論男女平等,還是兒子女兒都有贍養義務,最後我們老了最先依靠的都是兒子養老,這是所有人固有的思想,作為兒子也是難以逃避的。而媳婦作為兒子的伴侶,也是有協助贍養的責任。
還有媳婦是我們花錢娶進來的,只要我們稍加幫襯下兒子兒媳,比如多幫忙帶娃,多分擔他們的生活壓力,然後和兒媳搞好關係,這「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關係好了,養老基本上都會有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