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這個利益社會,誰都離不開錢,而且是越老越需要錢。
年輕時,金錢是我們生活的必需,有錢才能經營家庭、養育子女、供養老人和追求夢想。而年老時,錢則是我們養老時的尊嚴和底氣,有錢可以讓我誰都不靠,就靠自己活得瀟灑自在。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錢都必須要有的。
但年輕時,我們會有很多賺錢的機會,而當我們退休後,沒工作了,我們又該如何實現財富自由,積攢養老本呢?
以下就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勵志的存錢養老故事:退休後做了5件事,讓退休金2300的我,5年存下21萬。
湯女士的自述:
大家好,我姓湯,一個56歲的普通退休女工人。
說起我的人生經歷是有點悲催的,我24歲遠嫁到廣東,3年生了兩個女兒,後面為了順應公婆和丈夫傳宗接代的夢,被婆家人過度求子,導致胎兒發育不全早產,差點要了我的命。
30歲時,公婆就相繼過世,家徒四壁的我們一家四口,去了城裡謀生。當時租著25平米的破舊老屋,一住就是十多年,直到12年前,女兒們陸續嫁人了,我們才在城裡買了套二手房住。
但很不幸的是,買房才4年,我的丈夫就因病去世了,而他走之前,為了給他治病,掏空了我們僅有存款,還到處借了不少外債,而這外債也讓我背了3年多。
人生有喜有悲,經歷了這麼多生活的酸甜苦辣,就讓我對餘生看的很通透,覺得人生一世,只有手裡有充足的存款,才能保證生活過得瀟灑和舒心。
所以,原本50歲退休下來,我完全可以靠著每月2300的退休金,啥也不幹,就這樣享受退休生活的。
但我沒有這樣做,覺得我的餘生還很長,在未來養老路上,這疾病和意外肯定會常有。真遇到個萬一,得了大病或發生了意外,那麼我沒多少積蓄的話,那可就要悲催了。
於是為了讓自己能在晚年之時,過得舒心自在,我決定要好好存一筆養老錢,目標是在60歲前,花10年時間存下30萬。可每個月才2,300元退休金的我,該怎麼達成自己的存款目標呢?
為此我退休後,努力做了5件事,成功在5年裡,為我的晚年存下了21萬存款。而在這短短5年時間裡,我又是怎麼存下21萬存款的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做的這5件事:
1.讓女兒每個月給我600元生活費
大概是老公走後第二年,我就開始讓我的女兒每個月給我300元,兩個女兒共600元生活費。起初是要她們幫忙一起還債,但債還完後,我依舊堅持要她們給我錢。
可能很多人看到我這樣做,會覺得我很貪心。但我繼續跟她們要錢,不是我自私和貪錢,而是另有原因的。
因為我知道我的餘生,是沒辦法靠女兒養老的。先不說女婿同不同意,也不說女兒有沒有贍養義務。就說我兩個女兒嫁的家庭條件,其實都很一般,兩個女婿都是工廠打工的,親家呢也是農村人,未來女兒要供養自己的公婆都很困難,何況再來個我。
而我要她們繼續給我錢,一是為了給我存老錢,二其實也是為了要拿錢給她們。我把女兒們每個月給的錢,都存在一個銀行卡里,我用的到時候就拿來用,用不到時就一直存。女兒們家裡有困難,需要我資助的,我就會拿出這卡里錢給她們,這也算是給他們存錢。
2、退休後我做了全屋保阿姨
退休後第2個月,我就沒在家裡閒了,而是出去找工作了。雖然上了年紀,做不了很體面的工作,但我也沒多麼矯情,經小區掃地阿姨的介紹,我去做了比較保潔工作。
我加入了一個清潔團隊,裡面有年輕小夥,也有很多像我一樣的50歲退休人士。我們主要做的是為客戶做全屋保潔,剛開始跟著學習時,是覺得挺累人的,甚至還覺得很麻煩。
但乾上手了,還能跟大夥一起工作,每天有說有笑的,也覺得這工作很有意思。雖然我們都是單點結算薪水的,算是鐘點工,工價不高,每單到手也就80-100元,但每個月都能接到20單以上,一個月下來隨便也有1800元左右。
3.業餘閒暇時間,我還與時俱進做了自媒體
因為清潔的活,不用一天幹到晚,也不是天天有活幹,所以在空閒的時間,我也學著年輕人那樣,做起了自媒體。每天拍拍視頻,記錄生活,或寫一些生活的小故事發到網路上去。
剛開始啥也不會,就學著別人,而且網路上也有很多人會教你怎麼做,認真去學和模仿,不懶惰的人都能學得會。我比較笨,堅持學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掌握,但每個月勤奮的發文發視頻,我也能賺個七八百。有時候運氣好,也有過千的。
4.注重養生、鍛鍊身體
自從先生因病過世後,我就很怕得病,所以我很注重養生和運動身體。
在飲食上,我除了偶爾工作的時候,午餐會和大家一起吃工作餐,也就是公司訂的盒飯,但其他時候,我都是在家自己做飯吃。吃的也比較清淡健康,每天我有吃肉,但吃的肉不多,尤其是紅肉,我主要是偶爾會打打牙祭,要么拿來燉湯,只喝湯不吃肉。
我的房子有露台,有些青菜也是自己種的,出去買我也只買街邊老人家賣的菜,因為我知道,他們都是自己辛苦田裡種,沒打藥的。
我也會去正規藥局買一些保健品吃,什麼保護心腦血管、護肝、養胃、降血壓等等,也不會買太貴的,基本上都是購買能刷醫保卡的。
除了吃喝,我也注重運動和規律作息,每天晚上都會跟著姐妹去跳廣場舞,偶爾也會練練瑜伽,並且每天都是步行出門,堅持每天8000步以上。
我的作息呢,雖然沒有按照專家說的那樣標準,但我也都會控制自己,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6點後起床,每天保證7個小時,天氣冷的時候也會賴床,但絕對不會睡到大中午。
注重養生和健康後,我這過去的五、六年裡,健康指標都還穩定,雖然有些老年慢性病是無法避免的,但也維持在正常的水平。而一般的感冒發燒,就最近三年才有過,但都是花幾百元買點藥打個針,就沒事了。
5.學會合理用錢、存錢
我的收入包括:女兒給的生活費、我自己的退休金、清潔佣金和自媒體收益,這四個部分加起來,每個月平均有5400以上。
拿到這些錢,我是這樣合理規劃的:先拿出1500元自己吃喝穿用,200元水電瓦斯費,300元額外零用錢。
然後剩下的錢,我都會存起來。女兒給的600元是另外存,通常沒去動用過,而其他的錢,我是拿出30%存活期,30%存定期一年的,40%存定期三年的。我也不會去買什麼保險理財,也不會買什麼債券基金,我都是選擇可以隨時支取,且正規銀行定期理財。
就這樣,在健康無大病,又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情況下,我平均每個月可以存3-4千,甚至更多,5年下來,也不知不覺攢下21萬元。
看到在自己努力下,5年就完成了養老目標的70%,我對自己感到很高興,也意味著我可以提前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了。
我心裡預計到57歲,就可以賺到30萬存款,不過我達到目標後,我還會再乾一年,再辭掉保潔工作,不再幹力氣活。然後我會改變生活狀態,好好去旅遊、去吃喝玩樂,而平常做點自媒體,賺點零用錢就行。
這就是唐阿姨的退休故事,算不上很勵志,也比不上很多退休老人那麼厲害,但我覺得這種靠自己賺錢養老,又很會規劃生活的唐阿姨,是很值得老年朋友學習的。人老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自己有錢有健康的身體,真的比什麼都重要,大家說是不是?